已帮助92008位患者
陈志敏医生网上挂号

浙江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陈志敏预约代挂号黄牛排队预约全程网办,不见面轻松办

Time:2024/6/5 16:02:47关注:57

浙江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陈志敏预约代挂号黄牛排队预约全程网办,不见面轻松办

浙江省儿童医院网上挂号办理方法—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门诊办理时间早8点,晚10点,—浙江省儿童医院滨江区网上预约代挂号办理的电话再这里,浙江省儿保医院门诊提前预约可以联系我们--浙大附属滨江儿保医院儿童哮喘与呼吸道感染主任代挂号   我们 跑腿公司 24小时 都可以服务

医生挂号:18768138470

 医院科室:浙江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

    职  称:主任医师教授

    擅  长: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治疗水平/尤其擅长于小儿慢性咳嗽/支...展开↓

    执业经历:陈志敏,男,主任医师,教授,呼吸科主任,小儿呼吸科学科带头人,从事儿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23余年,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治疗水平,尤其擅长于小儿慢性咳嗽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哮喘、小儿气道异物及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,熟练掌握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,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、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、全国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协作组副组长。

    1963年10月出生,1984年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,1999-2000年曾在日本福井医科大学留学1年,2003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,获得医学博士学位,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、儿科教研室副主任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完成“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在婴儿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”等省部级课题2项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SCI收录论文5篇。参编临床儿科学等专著3部。

研究领域:儿童哮喘与呼吸道感染、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成果/成就: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科学组副组长;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专委会支原体学组副组长;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儿童用药专家组成员。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,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。World J Pediatr、中华儿科杂志、临床儿科杂志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。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,SCI收录论文50篇。作为执笔者参与了《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》《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》(2016年版)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》的制定。主编或参编儿科专著11部。

    小儿咳嗽是一种发生在少儿身上的、很常见的问题,许多爸爸妈妈一听到幼儿咳嗽就会着急紧张,然后赶紧给幼儿用药,其实咳嗽有很多的种类,如果用药不对,或是护理的方法不对,不仅对咳嗽没有效果,反而还会延误病情,所以在这里,我们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咳嗽的分类。

    小儿咳嗽分为哪些类型?

    风寒咳嗽:周身肌肉酸痛、畏寒怕冷、喉痛、无汗、吐白色痰,伴有头痛、流清涕及发烧等。(特点:其色白)西医多诊断为病毒(血相不高或血相低)血相高,如果同时具有前面的症状,也可以先按风寒治,再配合抗生素。

    风热咳嗽:发烧、口干、鼻塞、吐黄痰且吐痰不爽、喉痛。(特点:其色红、黄)

    燥火咳嗽:干咳、少痰、唇及咽喉干燥。(特点:其色红)

    痰湿咳嗽:痰多黏稠,喉中呼噜作响,可能出现胸闷、呼吸急促等症状。(特点:其色黄、白)

    积食咳嗽:和痰湿咳嗽类似,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肠秘结影响肺部功能。

    体虚咳嗽:咳嗽时发时止,面目苍白、两颧发红、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,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。(特点:其色黑、白)

    夜咳:可能是虫咳,是寄生虫进入呼吸道造成咳嗽;可能是过敏,灰尘、螨虫造成咳嗽;可能是鼻涕或睡前喝水,有流入呼吸道;可能是积食;可能是阳虚。

    夜里和早上咳嗽:可能是干燥,可能是阴虚,可能是盖被太热,可能是寒咳,这些可以用乌梅煮水放姜丝。

    小儿咳嗽的中医外治法

    一、敷足

    1、石膏6克,枳实10克,瓜蒌12克,明矾、冰片各3克。

    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混合均匀,加凡士林调为糊状,外敷患儿双足心涌泉穴,每日一换,连敷5~7天。此法可清热宣肺,化痰止咳。

    2、吴茱萸10克,法半夏6克。

    研成细末,加醋适量调为糊状,外敷双足心涌泉穴,并用棉布包好,24小时一换,连敷3~5次,伴喉间痰鸣者,可加风化硝10克,其效尤佳。此法可化痰止咳。

    二、足浴

    1、将生姜30克放入药罐中,加清水适量,浸泡5~10分钟后,水煎取汁,放入盆中,待温时足浴,每次一剂,每日2~3次,每次10~30分钟,连续2~3天。此法可温肺散寒。

    2、麻黄、杏仁、甘草各5克,大力子15克,石膏30克。将上述药材如上法足浴,每次15~30分钟,每日2~3次,每日一剂,连续3~5天。此法可清热宣肺,止咳化痰,适用于肺热咳嗽。

    三、填脐

    1、枯矾、皂荚各3份,牵牛子、杏仁、栀子各2份,共研细末,装瓶备用。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,取葱白1~3根捣烂,加蛋清少许,与上述药末调为稀糊状,外敷肚脐孔处,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,每日换药一次,连续7~10天。此法可止咳化痰。

    2、紫苏、防风、半夏、茯苓各4份,陈皮3份,甘草、杏仁各2份,白芥子1份,共研细末,装瓶备用。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,用清水少许调为稀糊状,外敷于肚脐孔处,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,每日换药一次,连续5~7天。此法可疏风散寒,宣肺止咳。


  1. 相关资讯